首页>书库>红楼春>第六百八十二章 林如海摔杯

第六百八十二章 林如海摔杯

  宗人府,前廳。

  宗室九位親王,二十三位郡王,另有上百位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

  至於輔國將軍都沒資格進入大廳,隻能立在抱廈下聽著。

  宗室諸王並不平靜,滿堂嘈雜,叫罵聲此起彼伏,蓋因繡衣衛突襲內務府的消息已經傳開瞭……

  宗室諸王,聽起來十分高貴,也的確高貴。

  不提旁的,隻俸祿親王一年就有白銀一萬兩,祿米一萬斛。另外,世子歲俸銀六千兩,祿米六千斛。

  郡王歲俸銀五千兩,祿米五千斛,世子歲俸銀三千兩,祿米三千斛。

  再加上田畝地稅的折免,門鋪商號的稅免……

  一般而言,王室都應該是極富極貴的高門。

  但實際上,遠不是那麼回事……

  每年朝廷發的銀俸是定數,可花銷卻不是定數……

  想支撐起一座親王府的門楣,根本不是一萬兩一年[八一中文網 ]能扛得起的。

  想想賈傢,一座日薄西山的國公府,那沒用的排場都大到驚人。

  國公府內數百奴才傢生子,一個個的派頭也都不遜外面尋常官員地主。

  主子們得半份去的,奴才必是要有一半。

  這不僅是主傢的仁德,更有主傢的體面氣派在。

  國公府如此,更遑論王府?

  不提別的,隻王府護衛一項,每年親王府、郡王府的支出,就要占去三成。

  再加上其他下人奴婢的嚼用,至少也要占去兩成。

  還有主子們自己的嚼用,迎來送往,衣服頭面……

  基本上也就空瞭。

  絕大多數情況,是一年進項多少銀子,就要支出多少銀子,不夠的,還要再落下一筆饑荒……

  這個時候,在外面找門路撈銀子補貼傢用,就是諸王的頭等大事。

  大燕王爵貴則貴矣,可除瞭皇子階段有機會參知政事外,一旦新皇繼位,先皇皇子就要悉數交權,以免掣肘新皇。

  也就是說? 大燕王爵? 絕大多數都是沒有實際權力的。

  如此一來,想撈銀子? 幾乎沒有甚麼便捷路數。

  做生意他們又不會……

  而內務府? 便幾乎是他們撈銀子的最佳去處,甚至是唯一撈金聖地。

  如今? 賈薔和李暄二人突襲內務府,徹查之下? 豈不斷絕瞭他們的財路?

  這對一群無所事事的宗室大爺們來說? 再沒有比這更招恨的事瞭!

  “甚麼球攮的雜種,天傢的事,輪得他倆來管?”

  “就是,真真是打不死的野種!太上皇在時? 曾親口說過? 準許咱們在內務府裡撈些吃的,不然還能眼睜睜看著咱們餓死?都是高祖血脈,內務府是天傢的,憑甚麼沒咱們的份?”

  “還說甚麼太上皇良臣?太上皇他老人傢去的不明不白,那小野種還說是吃多瞭丹藥自己死的……你們聽聽? 你們聽聽!這太上皇若還活著,不生生活剮瞭他!”

  “另一個也不是甚麼好東西? 你們聽說瞭沒有,那個天打雷劈沒孝心的種子? 太上皇大行時就在宮裡大笑,他原本就有這毛病? 應該是打娘胎裡帶來的病癥!”

  “此事斷不能這麼作罷? 那兩畜生開瞭個車行? 銀子賺瞭海瞭去瞭,如今倒不許咱們吃點祖宗飯,回頭就去尋他們,啐他們一臉!”

  “對對,回頭就去尋他們……”

  一群年老王爵罵罵咧咧,太上皇九子義項郡王李向的面色卻愈發深沉凝重,因為他目光環視瞭幾圈,都未看到端重郡王李吉。

  “咦,義敏親王怎沒來?該不會給他那側妃生的兒子過生兒去瞭罷?”

  聽聞此言,滿堂王爵轟然大笑。

  “你不說爺還忘瞭,順承郡王怎也沒來?這兩傢快結成死仇瞭……不是說今兒諸王府必須到齊麼,怎還不見人來?”

  “嗯?爺瞧瞧,老九,老十一呢,怎也沒來?”

  正說著,義項郡王李向就見其親隨內侍面色蒼白滿頭大汗的自外面跌跌撞撞的跑瞭進來,一路擠開諸王公,招來諸多叫罵。

  不過多認識此人,也都給李向體面,認清是誰後,便紛紛住瞭口。

  “爺,不好瞭,不好瞭!十一爺被抓瞭,繡衣衛動的手,賈薔帶的人連端重郡王府都抄瞭!”

  “甚麼?!”

  聽聞此言,宗人府前廳瞬間炸鍋瞭。

  李向更是霍然起身,雙眼目光凌厲,沉聲問瞭句:“宮裡給的甚麼罪名?”

  他不是那些昏聵之人,將賈薔祖宗十八代翻出來罵,李向知道,若無隆安帝之意,賈薔吃瞭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去動端重郡王府。

  隻是他那內侍並不知詳情,道:“爺,奴才打聽不到,太突然瞭,誰都不知道到底出瞭甚麼事……”

  “走,咱們這就進宮,問個清楚!”

  李向自覺不能再等瞭,更不能任由宮裡作威作福,宗室這一回一定要反擊,不然往後隻能任人宰割瞭!

  諸王也明白這個道理,紛紛起身,義憤填膺的要往皇城去。

  然而還未出門,就見忠順親王帶著一應侍衛擋在門前,目光冰冷的看著諸人,沉聲宣佈:“經順承郡王李貴、世子李嘯檢舉,義敏親王李貢、端重郡王涉太上皇長生丹一案,經查證據確鑿,業已抄傢拿問……”

  “胡說八道!!”

  李向勃然大怒道:“這等莫須有之罪名,安能服天下人心?老十一會弒君弒父?”

  忠順王李佑大聲道:“你問本王,本王問誰?難道是順承郡王老糊塗瞭,魔怔瞭,撞客瞭?他說義敏親王李貢因深恨他說李貢是老絕戶,綠帽王,便收買瞭他的門人劉樺、劉澤父子,在內務府顏料庫動瞭手腳。隻劉傢父子不夠,還和老十一勾結……”

  “一派胡言!老十一怎會弒君?太上皇活著,對他沒好?這種荒唐之言,也能說得出口?”

  李向滿面漲紅,怒發沖冠的嘶吼道。

  忠順王李佑聲音卻森然起來,道:“李貴說瞭,因為老十一看到太上皇沉迷於修道煉丹,將大權加速轉移給皇上,尤其是還派趙國公輔佐皇上,自知助老九你奪嫡無望,所以幹脆來個絕的,趁機嫁禍給皇上……若非如此,太上皇大行之日,九門提督魏昕又怎麼會那麼巧,就想要帶兵入宮?!沒人提前謀劃,可能麼?”

  李向聞言,面色陡然一片雪白,寒聲道:“那位,終是等不及,要趕盡殺絕瞭麼?”

  而聽聞涉及太上皇暴斃一案,方才叫囂怒罵的宗室諸王們,一個個紛紛將嘴閉緊,再不敢多言半個字。

  這種事,沾上丁點,就是抄傢圈禁賜白綾毒酒的下場!!

  但越怕甚麼,就越來甚麼……

  就聽忠順王沉聲道:“此案是否隻義敏親王和端重親王二人涉案,本王不清楚,因為往內務府伸手的王府,絕不止這兩傢。順承郡王已經將這些年從內務府貪墨的幾十萬兩銀子和地,都交瞭出來,以示清白。其他的……本王不想多說甚麼,隻能盡力勸皇上,不要將此案牽扯過大。但如今賈薔就如同一條瘋狗,在四處搜刮證據。一旦義敏親王和端重郡王在詔獄裡開瞭口,不管牽扯出哪一位,都是滅門之禍。所以,本王今日招諸位來,就是告訴你們一聲,哪個在內務府裡有手腳的,趕緊處理幹凈,本王才好勸皇上盡快結案。果真拖延下去,任賈薔那廝搜刮下去,宗室危矣!”

  ……

  武英殿,軍機處。

  韓彬、林如海、李晗、張谷、左驤、竇現聚坐。

  左驤驚奇道:“林相,如此說來,你隻提點瞭句以太上皇遺案為切口,剩下的,都是賈薔自己所為?”

  林如海微笑道:“應該是和恪和郡王一道商議著來的……”

  張谷“嘖嘖”嘆道:“咱們這樣一群人,設計多時,絞盡腦汁啊,還不如兩個頑童一通橫沖直撞!”

  李晗笑道:“林相,有這等良策也該早點說出才是。”

  林如海微笑道:“繡衣衛之事,仆本從不參與。隻因今日事與新政有些相幹,薔兒才挑選瞭些相告。原也不準備理會,隻一聽,他和王爺竟打算將所有宗室悉數清理……苦笑之餘,靈機之下,才想出瞭這麼個法子。”

  韓彬笑罵道:“清理所有宗室?這混小子,還真是膽大包天,不知死活!也難怪,先前傳聞皇後娘娘不許他和五皇子攪合在一起,這兩人在一起,真是……甚麼都敢想!”

  李晗輕聲笑道:“林相,賈薔是你的弟子,他是不是和皇子走的太近瞭些?”

  林如海微笑道:“五皇子甚麼樣的性子,大傢也都知道。至於薔兒……他確實是無意於仕途,這繡衣衛指揮使,也早早和皇上約下,隻任一載。等去瞭此職,隻餘一內務府總管,也不值當甚麼瞭。薔兒之志,在於海外……也不知他怎麼如此癡迷於出海。想來諸位也知道,他名下有許多營生,掙下不少傢當。可他那麼多傢當,除瞭投入漕運裡面外,其餘的,都丟在興造海船之上。其志如此,我也不願強求。聽其所言,西洋番國那邊,似的確有些不大穩妥。讓他去看看也好……不止是他,連仆也想出去逛逛。”

  此言一出,數人神情有些微妙起來。

  林如海眼下是當之無愧的次輔,看著蒼老,實際年紀,甚至是幾人中最年輕的一個。

  韓彬今年六十有七瞭,還能再幹幾年?

  韓彬去後,即便是論資排輩,也該是次輔接任首輔,林如海想出去?

  韓彬提醒道:“如海,不要被你那不著調的弟子給帶偏瞭。海外蠻夷之國,便是南洋諸國,也是瘴氣叢生,蟲蛇無數,國人並非沒去過,何時成瞭人間樂土瞭?你這身子骨走一圈兒,多半埋外邊兒瞭,還是好好理政罷。”

  眾人聞言大笑起來,笑罷,韓彬看向一直沉著臉不吭聲的竇現,問道:“廣德,我聽說今日你還和那兩個頑劣的起瞭沖突?”

  眾人愕然,竇現黑著臉哼瞭聲,壓著怒氣道:“今日仆聽聞內務府大亂,繡衣衛將三院七司所有郎中、員外郎、主事一鍋端,便帶人前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眼下朝廷正在推考成法,哪有精力去理會內務府弊案?那個深水泥塘,隨便查一個,都是驚天大案,更何況一鍋燴?適時,還不知林相已經有瞭神機妙算。結果剛至內務府,便見賈薔和恪和郡王騎在馬上,在宮城內追逐打鬧,仆自當上前喝止。誰料……”

  左驤皺眉道:“賈薔敢對大夫不敬?”

  竇現怒道:“他敬的很!竟然拉著王爺,要一起與仆磕頭賠罪!!”

  “噗!”

  張谷正吃茶,聽聞此言,一口噴出來,然後大笑出聲。

  不過沒笑三聲,就在竇現吃人的眼神下閉上瞭嘴,連連拱手道惱。

  左驤皺眉道:“賈薔磕頭也就罷瞭……恪和王爺,總不會真跟著胡鬧罷?”

  竇現黑著臉,怒哼一聲,道:“全因賈薔挑唆!”

  左驤看向林如海,林如海淡淡道:“竇大夫許是不知,薔兒因功封侯後,便為皇上賞瞭朝馬,準許宮中騎乘。”

  這話,卻讓竇現原本就陰沉的黑臉,驟然轉青,氣到身體發抖。

  不過沒等他發作,韓彬就擺手勸道:“廣德,你和兩個沒長大的年輕人置甚麼氣?便是看在今日之功上,有氣也該消瞭。賈薔雖偶有頑皮童心,但對皇上,對他先生,卻是忠孝有佳。如此青驄駿騎,便偶有小疵,也是應該寬容理解的。你不僅是禦史大夫,亦是長者嘛……”

  竇現聞言,沉聲道:“半山公雖言之有理,可仆又豈是因私怨而尋事之人?隻是,此子行事劍走偏鋒,好出奇用險,詭詐兼濟,不擇手段!哪一點,都不似我儒傢做派,絕非正道!莫說他身上擔著繡衣衛指揮使這樣權重之位,便是不擔半分差事,隻要他靠近天傢,便是一個禍根,不可不防!所以仆以為,但凡生出半點禍事來,絕不可輕饒!”說罷,昂起頭,直視輕輕研磨茶盞的林如海。

  其餘人面色或凝重,或意外,或冷眼旁觀。

  韓彬一時都沉吟無語,蓋因竇現的話雖然偏激,但有些話,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卻聽林如海忽地開口淡淡問道:“竇大夫是準備啟黨錮之爭,還是準備刻元佑黨人碑啊?禍根自然當誅,那教出賈薔如此禍根,本相豈非也是罪該萬死?竇大夫準備何時誅吾?”

  說罷,將手中茶盞合攏,放於身邊桌幾之上,發出“砰”的一聲,落入諸人耳中,重若擂鼓!

  若是林如海才從揚州回來,對上竇現,這個曾經的上官,或許還會落些下風。

  但他一人在京獨撐瞭一年朝政,與天子君臣相得,又有山東之行,有挽天傾之功後,除瞭林如海,其餘四相,絕非林如海的對手。

  二者正面相爭,林如海必勝,竇現必敗!

  而竇現顯然也沒有想到,在內閣素來溫良恭謙,從不擺次輔資格,從來對他禮讓三分的林如海,竟會對他當面摔杯,不留絲毫情面……

  ……

  詔獄內。

  賈薔和過足瞭癮的李暄心滿意足的從牢房裡出來,身後是氣急敗壞,嘶聲力竭破口大罵的端重郡王李吉。

  至於義敏親王李貢,早就昏倒在牢獄內瞭……

  都是宗室老人,再明白不過,事情到瞭這個地步,絕無挽回的餘地。

  便是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們是清白得,也沒可能熬出來瞭。

  更何況還有個反叛肏的順承郡王指正!

  “賈薔,你今兒可真是絕瞭!太陰瞭,真讓爺開瞭眼瞭!”

  出瞭詔獄,李暄仍不改亢奮,咕咕叨叨說個沒完。

  方才他在詔獄內,差點沒把端重郡王活活氣死。

  太上皇才駕崩不到一年,太上皇在時,即便隆安帝已經登基,可李暄這樣的,在端重郡王李吉眼裡,也和街邊二傻子沒甚區別,哪一回見面不譏諷醃臢幾句都不舒服。

  李吉的幾個兒子,也是打小就欺負李暄。

  仗著李吉得太上皇寵愛,根本不將李暄放在眼裡。

  今日,李暄卻是將十幾年小半輩子的鬱悶之氣都出盡瞭!

  “走!去爺王府,爺請你吃酒去!王妃也說過幾回瞭,要請你去……”

  李暄春風滿面,騎在黃驃馬上喜滋滋道。

  賈薔斜眼看他,道:“不進宮再同皇上說說?”

  李暄“嘖”瞭聲,道:“你傻啊,有張真、鄭陽那兩個狗子在,他們自會進宮和父皇說明白的。天都要黑瞭,咱們進宮也待不久,還得急急出宮。”

  二人身後,正想告辭進宮的張真、鄭陽兩個中車府鐺頭聽聞李暄之言後,黑瞭黑臉,在兩人身後草草道瞭個別後,就折往皇宮瞭。

  “唉……”

  二人走後,賈薔長嘆一聲。

  李暄奇道:“今兒你嘆甚麼氣?”又警告道:“別給爺推辭,爺還不知道,你府上如今就餘一個賈珍老婆瞭,那算是你大伯娘,賈薔,你不會連這個都不放過罷?”

  “放屁!”

  賈薔氣罵瞭句後,本來往寧府方向去的馬頭,撥轉瞭方向,調往瞭恪和郡王府方向……

  李暄見之嘎嘎大笑起來,又問道:“那你嘆息甚麼?”

  賈薔滿面沉悶,鬱氣道:“我素來藏拙守愚,將一身才智能為隻使出一分,和王爺的表現保持平齊即可。今日……卻不小心使出瞭三分,光芒太盛,怕是會招來小人嫉恨,豈不……駕!!”

  話沒說完,見李暄從旁邊王府護衛那邊搶過腰刀殺來,雙腿忙一夾馬腹,甩響馬鞭,奪路而跑。

  “兀那無恥曹賊,休走!”

  ……

  PS: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