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红楼春>第一千零六十章 賈薔格外會鉆營

第一千零六十章 賈薔格外會鉆營

  翌日清晨,天色漸晴。

  一大早,尹後前往南池,與田太後請安。

  不過甫一露面,田太後並義平郡王妃劉氏看到她就紛紛一怔。

  尹後之美,她們是知道的。

  當年尹後初在皇傢露面時,就惹來不少驚嘆,被譽為天傢第一美婦。

  好在尹後的性格穩重端方,大氣雍容,而非妖嬈嫵媚,讓田太後都不以狐媚子視之。

  時日久瞭,其賢德之名,就掩蓋瞭其美艷之名。

  但這麼些年過去瞭,田太後都已經蒼老成瞭一個垂垂老朽的老嫗。

  劉氏比尹後還要小上近十歲,此刻看著倒比尹後大上四五歲。

  歲月,仿佛沒有在尹後面上留下一絲一毫痕跡。

  關鍵是這氣色,真的太好瞭。

  仿佛一枚水靈靈的蜜桃般,白裡透粉,滋潤非常。

  “太後昨兒晚上洗溫湯瞭?”

  義平郡王妃劉氏滿眼艷羨的問道。

  她雖也是過來人,可義平郡王的身子骨,顯然還沒有讓她極盡愉悅過,所以未知效果。

  田太後倒是偶爾經歷過,但一來太久遠瞭些,二來也不會往這方面想。

  不得不說,洗溫湯是絕佳的借口……

  尹後又打量瞭番田太後和義平郡王妃的氣色,惋惜笑道:“太皇太後昨兒沒去試試?十四弟妹,忙著照顧母後也忘瞭?”

  田太後笑道:“哀傢當年隨著先帝去瞭不少地方,也洗過溫湯。昨兒累乏瞭,天也晚瞭,就沒去受用。隻是未想到,效用這樣好。今兒說甚麼,也不能錯過瞭。”

  實際上是昨晚她拉著小兒子、小兒媳一傢,說瞭半晚上的體己話。

  在宮裡,如今她不大敢瞭。

  吃一塹,長一智……

  尹後笑道:“自該如此。對瞭,行宮裡還設下瞭戲班子,太皇太後今兒可以先看戲,再洗溫湯。又備下瞭些百姓人傢的傢常菜,太皇太後也嘗嘗鮮?”

  田太後聞言笑道:“真真是再周到不過,山珍海味飛禽走獸都吃膩瞭,如今吃些民間小菜,倒也新鮮。難為平海王瞭……他如今何在?”

  尹後笑著擺手道:“昨兒晚上就走瞭,說是放心不下皇上……”

  田太後聞言,眼睛微微瞇瞭瞇,道:“他倒是會。先帝在時就寵他,太上皇時他也巴著,如今小五當皇帝,又是這般。”

  尹後呵呵笑道:“做臣子的嘛,難免會鉆營些,他格外會鉆研。”

  田太後聞言訝然,失聲笑道:“你知道這個就好,哀傢還怕你被他哄瞭去。”

  尹後搖頭道:“如今朝廷裡,武英殿那幾位是擰成一股繩兒的,連我那哥哥,也一門心思想做個名臣,大忠臣。可都這般,天傢反倒難瞭。有一個能和他們打擂的,可不就得多扶持一把。不然,他也撐不住幾時。

  不過總的來說,賈薔雖是個膽大包天的,可骨子裡還是善良……且不說這些瞭,果真遇到難處,自來請教太皇太後。今兒天晴瞭,聽說北山上的晚桃剩最後一波瞭,咱們侍奉著太皇太後去瞧瞧?”

  “好!好!”

  ……

  皇城,養心殿。

  李暄裝模作樣的處理著國事,批改著折子。

  賈薔進來瞭半天,也不搭理。

  其實他這些折子都已經被藍批批改過瞭,又送至尹後處,朱批一番,多隻是畫個圈,最後落入李暄手裡,叫他觀摩學習。

  他不理賈薔,賈薔也不理他,自顧坐在那出神。

  沒一柱香功夫,李暄忍不住瞭,見賈薔一個人居然在那咧嘴笑,登時愈發氣不順,冷不丁大叫一聲:“想甚麼呢?”

  賈薔微微一個激靈,眉尖一揚,側眸看過來,見李暄正得意壞笑。

  他慈愛的看瞭李暄一眼後,嘆息一聲道:“昨兒晚上,原以為能釣一波大魚,沒想到空守瞭一宿,毛也沒落著一根……”

  “釣魚?!”

  李暄聞言來瞭精神,幾步從禦案後走出,到賈薔身邊坐下笑道:“賈薔,你又準備使甚麼壞?”

  賈薔沒好氣白他一眼,道:“昨兒太皇太後、太上皇、皇太後並義平郡王一傢,都出瞭京城,去昌平行宮散心。皇上你說說,若是賊人起大軍,劫持瞭這麼多貴人,再以太上皇的名義發號施令,行廢立之事。豈不就有瞭大義?”

  李暄聞言唬瞭一跳,道:“朕這邊是擺設不成?”見賈薔眉頭緊皺,道:“怎麼,你覺著外面還有賊子想篡逆?”

  賈薔輕輕呼出口氣,看向李暄道:“皇上莫要忘瞭,外面還有一支朱雀在。前面那麼多大案懸而未破,臣總覺著,仍有奸佞在。”

  李暄聞言也不笑瞭,他抓瞭抓腦袋,納悶道:“你是不是想多瞭?天傢被李向那個忘八肏的屠瞭個七七八八,如今大貓小貓三兩隻,還都是……你懷疑李含,還是懷疑爺大哥?”

  忽地李暄反應過來,瞪眼看向賈薔。

  天傢能起事的,也就那麼幾個。

  如今寧王被圈的死死的,那麼除瞭李景外,就是李含。

  賈薔擺手煩惱道:“臣能懷疑甚麼?果真有懷疑對象,早就想法弄死瞭。如今不就是沒有頭緒麼?”

  李暄嘎嘎笑道:“朕看你就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哪那麼多膽大包天的忘八,天天謀反?你昨晚埋伏瞭一宿,毛也沒逮著?”

  看他樂不可支的模樣,賈薔冷笑一聲,道:“去,給臣斟杯茶去!”

  後面的陸豐聽瞭唬瞭一大跳,忙去斟茶,李暄差點沒笑死過去,豎起大拇指對賈薔道:“你他娘的,真是牛!爺都當皇上瞭,還敢叫爺給你斟茶?”

  未幾陸豐奉茶過來,賠笑道:“主子爺,該自稱朕……”

  “滾!”

  李暄罵走後,問道:“太後可還好?”

  賈薔笑道:“自然好。去洗溫湯嘛,肯定好的不得瞭。等過幾天,皇上得閑瞭自去一遭,就知道瞭。”

  李暄還要開口,卻見一黃門侍中進來稟道:“啟稟皇上,武英殿諸位大人求見。”

  李暄聞言一怔,看向賈薔道:“朕剛回來沒多久,怎麼又追來瞭?別是又出甚麼事瞭罷……就不能讓爺安生幾天?”

  賈薔扯瞭扯嘴角,道:“大燕那麼大,眼下北疆已經下雪瞭,南海之畔還是夏天,億兆百姓,一天不知多少事……皇上宣見罷,臣先告退。”

  “等等!”

  李暄道:“你先等等,說不定他們是想問問太後和太上皇他們的情況。”

  他怎能這會兒放賈薔離去,豈不無聊死瞭?

  說著,宣瞭數位軍機入內。

  見禮罷,韓彬未囉嗦,開門見山,從袖兜中拿出一張“紙箋”來,道:“皇上,這是戶部收到的皇傢錢莊押送來的一千五百萬兩的國債和三百萬兩的借銀,都是這種銀票。”

  看神情,幾人顯然很是不滿意。

  李暄聞言也是一怔,看瞭眼賈薔後,陸豐從韓彬手裡接過銀票,轉呈與他,李暄細細看之。

  銀票很是精美,北面印刻著一條五爪大金龍,正面則雕印著一篇整齊繁雜的文章,極微笑的字體,偏偏又能看的清清楚楚,正是奇文《寒窯賦》。

  另有一些印章所在,和一些細密奇特的花紋,看著仿佛是金絲所勾勒,皆是用來防偽。

  李暄嘖嘖稱奇道:“賈薔,你這銀票弄的可以啊,比三晉源辦的還好看些。不錯,不錯。”

  未等賈薔表態,韓彬就皺眉道:“皇上,這些銀票雖好,但眼下還不適合在朝廷中流通。錢莊不是朝廷的錢莊,是商傢的錢莊。百官不可能從商傢手中領俸祿!”

  尹褚沉聲附和道:“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李暄聞言,眨瞭眨眼後,回頭看向賈薔,道:“你怎麼說?”

  賈薔想瞭想,道:“其實幾位大學士認為銀票不適合在朝廷公事中流通,想來也是為瞭安定。歷來,朝廷下發的銀子,都會被層層克扣。無論軍餉,還是賑災銀子,幾無一例外。理由嘛,除瞭上不得臺面的那些勾當外,多以銀子損耗為由。也就是下面常說的,火耗銀子。底層官員對百姓收割一波,上層官員對下層官員也收割一波。當然,文官之間苛勒的少些,文官對武官那才是能有多狠,就有多狠。這銀票一旦流通開來,千百年的火耗銀子就要消失,這麼大的肥肉要散,天下官員還不鬧翻天?

  為瞭穩定,幾位大學士也不敢眼下就冒這個險。這些話他們不好明著同皇上說,就選瞭一個次要但冠冕堂皇許多的借口。”

  不給幾位面色難看的大學士反駁的機會,賈薔繼續道:“但有一點臣卻很奇怪,眼下花銷銀子主要為兩件事,一為賑災,二為西北糧草供給。這兩件事,多為和皇傢錢莊相關的商號去辦。既然如此,你們還要銀子做甚?就為瞭轉一圈,損耗一波,讓百官吃一波火耗銀子,沾一嘴油麼?你們拿著這些銀子,給德林號,或是江南諸商號,都能買到糧食啊。既能大大減少損耗,還能少占些運力。果真一千五百萬兩銀子,來回這樣折騰,要浪費多少人力、運力?沒必要罷?”

  韓琮緩緩道:“賈薔,若是如此,這些銀子豈不是左手倒右手,到頭來,你們一分銀子未出,朝廷憑白借你們一千八百萬兩?這些銀子,卻是要還的!”

  賈薔簡直無語,道:“邃庵公,這些銀票就是銀子,這些銀票是去采買巨量海糧的!銀票隻是為瞭便利,為瞭減少損耗,就這麼簡單。但該買到的東西,卻是實實在在的!”

  韓琮點瞭點頭,又緩緩搖瞭搖頭道:“賈薔,即便如此,朝廷至少也需要五百萬兩銀子的現銀,以維持朝廷運轉。官員俸祿銀子的發放,軍中糧餉的發放,不能由你們經手!不然,朝廷威嚴何在?朝廷體統何在?”

  尹褚點頭道:“此事絕無退讓之理!”

  李暄看向賈薔道:“你怎麼說?”

  賈薔聳聳肩道:“臣還能說甚麼?給銀子唄。”

  原也沒打算真的全拿銀票來放貸,且以粵州海關的五年關稅做抵押,一千五百萬兩,其實用不瞭三年就能回本……

  見賈薔松瞭口,韓彬等都有些意外。

  沒想到,賈薔這回這樣好說話就松瞭口。

  難道是他今日心情格外好?

  賈薔看著韓彬等的眼神,笑瞭笑,道:“大燕皇傢錢莊不是我的,也不是哪個商賈的,裡面天傢占股六成,才是真正的大頭。且還有內務府、戶部和大理寺的官員入駐監察。銀票的流通到底是好是壞,你們自己心裡有數。當然,眼下也的確還不是銀票通行天下的時候。但這個大方向的好壞,你們不能睜眼說瞎話,扯甚麼清白讀書人不受銀票之辱。”

  尹褚臉色愈發難看瞭些,不過他不急著反駁甚麼,隻垂著眼簾。

  能有五百萬兩入賬,身為宰輔,他心裡踏實不少。

  葉蕓卻奇道:“平海王,就老夫所查,尹都司並未押運多少糧草西向,莫非也是帶瞭銀票前往?”

  賈薔呵的一笑,點點頭道:“你倒是上心瞭,沒錯。糧餉草秣沒帶多少,多帶的是銀票,空車往西。若是果真押著那麼多糧草西向,還未走到嘉峪關,怕已經吃去大半瞭。”

  韓彬眉頭緊皺,看著賈薔問道:“西北,即便是有銀子,哪裡來的那麼多糧食?”

  賈薔呵呵笑道:“宣鎮之亂後,我就開始準備瞭。宣鎮之亂,靠的是抄瞭范傢,才得瞭那麼多的錢糧,度過瞭難關。可這種僥幸之事,可一焉能可再?大燕的確艱難,大旱數省,朝廷壓力如山。可大燕逢旱災,草原呢?就我所知,草原同樣大旱。

  這個時候,那些胡族為瞭活命,未必不會再度南下。所以,海糧運來後,大部分分散於山東、河南等受旱省份,還有一部分,提前運至邊鎮附近,囤積瞭起來。能用到最好,用不到更好。也是沒想到,還真用到瞭。”

  其實這些糧食不止是這個效用,而是用來同草原牧民們換牛羊骨頭,換牛皮羊皮,還有換羊毛。

  一石糧食,比在大燕買十石糧食的價錢還好用。

  是暴利!

  為瞭買糧食,草原上大量屠宰牲畜……

  這點糧食遠遠喂不飽草原胡族,卻又能吊著一部分北地草原,不至於感到絕望而南下打草谷。

  且賈薔才斬殺博彥汗不過一年,北部蒙古死傷慘重,至少五年內,是無力南下的。

  除瞭宣鎮外,大同鎮那邊也有存糧。

  那邊距離嘉峪關更近些。

  他的這番操作,驚呆瞭韓彬、韓琮等人。

  未雨綢繆到這個地步,誰能說其不精明?

  誰能說他不忠誠?

  可越是如此,諸軍機越是如鯁在喉。

  不是因為嫉妒,而是心中感到驚恐。

  德林號的手,到底在大燕伸出瞭有多長,有多深?

  若非買通瞭九邊,至少買通瞭宣鎮,德林號憑甚麼敢在彼處囤積那麼多糧草?!

  賈薔自然能感受到這些人眼中的驚駭、忌憚和猜疑,卻也隻是一笑瞭之,同李暄道:“若無事,臣先告退瞭。”

  李暄這會兒還感動著呢,賈薔如此為國分憂,他擠眉弄眼道:“急甚麼?一會兒朕還有事尋你。”

  “甚麼事?”

  賈薔奇道。

  李暄氣急瞪眼,以目罵之:球攮的,甚麼事能當著這群軍機鳥學士的面說麼?

  尹褚等人見此,眉頭皺的愈深。

  倒是二韓未再多言甚麼,引著諸軍機告退。

  待“外人”都離去後,李暄同賈薔豎起大拇指感動不已道:“賈薔,好樣的,不枉朕對你的教誨。好,好!”

  好些人都自言大忠臣,甚至願意剖出心肝來,讓天傢看看他們的忠肝義膽。

  可即便如此,李暄也看不出來甚麼。

  他隻看到瞭,賈薔竭盡所能,為國事為天傢出力。

  關鍵是,他又從不插手朝政,不插手軍務。

  這般作為,如何讓他不感動?

  雖然,他也覺著賈薔將手插入宣鎮,並不合適。

  但這些事,大可以後再說……

  賈薔笑罵道:“廢話少說,沒事臣真要告退瞭。南邊來人瞭,要急著見臣。”

  李暄奇道:“甚麼事,比朕的事還要緊?”

  賈薔扯瞭扯嘴角,道:“是十三行伍傢的傢主伍元,前來請罪。”

  “甚麼罪過?”

  “私事就不用說瞭罷?”

  “在朕跟前還講甚麼私事?說!”

  “伍元之子伍崇,鬼迷心竅,給福建水陸提督馬祖昌,浙江水陸提督白啟引路,準備奇襲小琉球,捉拿臣一傢老小。結果失敗被擒,這會兒伍元前來請罪。”

  李暄:“……”

  看著賈薔看瞭會兒,他忽然忘瞭剛才說的話瞭,撓瞭撓頭道:“你剛說甚麼來著?傢裡有些私事,那你去忙罷。誰還沒些私事?朕這邊也有些私事,等你忙完瞭,回頭再說。對瞭,晚上還去不去昌平那邊?”

  他老子做下的好事,著實不地道,讓他此刻心生尷尬。

  賈薔嘿的一笑,隨即咬牙道:“怎地不去?天傢貴人大半在那邊,臣就不信,果真沒人動心!不將那起子忘八抓盡,臣也不放心南下。先帝留下的那支龍雀,真是大禍害。”

  有些事,夫債妻還,天經地義!

  李暄又看瞭賈薔稍許後,拍瞭拍他的肩膀,道:“賈薔,朕信你。不過你真想南下去開海,朕雖不舍,也不會死攔到底。等熬過明年,你想去就去罷。”

  賈薔笑著謝過後,轉身告退,未出殿內,就聽李暄在後面又大聲道:“賈薔,朕覺著你還是留下來好。咱們君臣二人,一個是劉皇叔,一個是諸葛孔明,又沒曹操和孫權,隻咱們君臣豈非造就一番大業?你要是跑瞭,朕該多無趣?你不就是擔心武英殿將來會清算你?有朕在,你怕甚麼?朕多給你兩塊免死鐵券,保你三世富貴,怎樣?”

  賈薔回頭呵呵笑道:“雖說天傢的話最多隻能信三成,但皇上的話,臣盡信之。”

  “滾滾滾滾!盡扯臊罷!你信個屁!”

  罵罷,李暄又哈哈大笑起來,覺著十分有趣。

  畢竟,連他自己都不怎麼相信……

  賈薔笑著頭也不回的揮揮手,告辭離去。

  不過賈薔剛離去沒多久,尹褚重新折返回養心殿……

  ……